2019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整治10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配强应急救援力量,充实抢险救灾物资和装备。”纳入十件民生实事。目前,珠海市已进入后汛期,地质灾害点及隐患区域治理情况如何?能否按照年初目标,兑现年底前销账清零的承诺?连日来,记者走访珠海市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现场,了解民生实事进度。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截至8月底,列入2019年治理计划的10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完成治理37处,正在治理66处,有望年底前全部完工。
攻坚克难治理隐患
南屏广生社区南侧有一堵“山墙”,坡下坐落着五家金属制品企业,高峰期有数十人生产作业。“暴雨天泥水横流、岩层风化掉渣,山墙似泥墙。”这是当地人对它的描述。为防范灾害,珠海市将此处列入地质灾害治理名册,2019年7月启动排险加固工程,计划在2019年12月底前消除隐患。这里也是珠海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中规模最大、施工难度较高的项目之一。
9月1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山体作业区有40多人在紧张施工。在垂直高度38米的作业面,施工队已经完成削坡去石工序,正在搭建脚手架,为接下来的锚杆与挂网喷浆作业做准备。“这里好像刀削斧劈过,最大困难是工作面太窄,只有3米多宽,机械难以进入,全得靠人力。”现场工程师告诉记者。截至9月1日,现场已清理出土石1.2万立方米,山体露出了坚硬的花岗岩。“较过去的松软坡面,现在的安全性明显改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按现在的进度,到2019年11月底就可完成排险与植被复绿工作,较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工。
应急工程争分夺秒
按照2019年民生实事推进计划,消除在册10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同时,对2019年新增的地质灾害点,市政府要求各有关单位年内须开工治理,一年内完工。2019年6月6日下午,横琴新区就突发一起地质灾害。当地西环隧道往珠海长隆度假区方向南洞口(东侧)发生山石崩塌,约5000立方米土石倾泻而下,阻塞隧道口。事发后,双向隧洞全部封闭。为尽快打通这条区域交通动脉,珠海工程勘察院仅用25天就完成抢险工程,恢复道路通行。目前仍在深化治理。
9月1日,记者在南洞口看到,洞口上方垂直高度近50米的工作区内,有近30名施工人员在进行岩坡治理。在下方洞口处,工人们搭建了外伸24米的支护钢棚,将双向隧道口保护得严严实实,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记者看到,上方施工不停,下方车辆照跑,互不干扰。据珠海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曾新雄介绍,按当前进度,该地质灾害点2019年11月底就能治理完毕,年底前可完成复绿与景观工程。
8月31日,记者走访了梅华东路华南名宇小区后山、港湾大道美丽湾小区北坡及银坑悦椿酒店边坡整治点等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区域,这些区域已经设置安全警示牌,启动项目设计工作,部分区域进度过半。
技术力量无缝对接
广东省珠海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主要为珠海市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与灾害治理提供技术支持。该技术中心主任甘展孜告诉记者:“地质灾害治理是一场关系珠海民生福祉的攻坚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部门也在提升技术实力,强化责任与担当。目前,该中心已实现与市、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无缝对接,组建了9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专家小组,负责珠海市各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
同时,技术部门2019年还配备了挖掘机、卡车、无人机、GPS、激光测距仪等应急抢险装备,与各区联合值守,投入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等相关工作。
此外,珠海市2019年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分区实时播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指导各部门防灾减灾救灾,服务百姓生产生活。2019年截至8月底,珠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中心已发布2级预警(橙色)1次、3级预警(黄色)10次、4级预警(蓝色)25次,发送预警短信27300余条。